脱贫攻坚榜样力量:一片赤诚在基层 | |||||||||||||
脱贫攻坚榜样力量:一片赤诚在基层 | |||||||||||||
| |||||||||||||
毕业于西北大学的她曾是品学兼优的天之骄子,而如今她是与基层群众为伴,日日夜夜服务在农村脱贫一线的巾帼干部。年方三十,瘦弱的身躯下蕴藏着不同于同龄人的坚毅与勇敢;俯首甘为孺子牛,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着无私为民的奉献之歌。她就是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常牧镇副镇长卓果吉,一位微行大义,将大爱化于无痕的优秀乡村干部。 卓果吉所在的常牧镇共有25个行政村,其中23个村都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村。由于贫困人口数额几乎占全县的一半,这给2016年刚担任副镇长一职的卓果吉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刚上任时,对各个村贫困户的情况不是特别了解,为了能摸清贫困村的家底,我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下到村民家中,挨家挨户撒网式调查。虽说工作量大,但是为了能尽快推进扶贫工作,这是值得的。” “能走”是卓果吉在进村入户时练就的本领,而“耐磨”则是她做群众思想工作的秘籍。 2017年常牧镇的易地搬迁项目开始之初,有不少农牧民群众都不配合,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世代生长于此,对于故土乡情的难舍,以及搬迁后不熟悉的生活环境,让易地搬迁项目难以顺利开展。 如何让老百姓吃下“定心丸”?卓果吉开始新的思考。 “得想办法消除农牧民群众的不安,让大家转变思想,过上新生活。”于是,卓果吉下到村民家中,面对面坦诚交流。“面对不配合的群众,我也理解他们难舍故土的心情,所以我不仅为他们讲优惠政策与今后生活的保障,同时也带他们实地去看安置房。镇上还专门开设了针对易地搬迁户的技能培训,以此解决他们今后的就业问题。” 卓果吉常常通过拉家常的方式,做牧民群众的思想工作,有时遇到固执的群众,她常常耐心地花好几个小时,一次做不通思想工作,她就走第二次,反反复复下来,直到群众心甘情愿地接受。卓果吉的执着与坚持遍布了田间地头,更填满了老百姓的心窝。 “有一次我走在街上,有易地搬迁的居民过来打招呼,还盛情邀请我去他家做客。他满脸欣喜地告诉我现在居住的房子有一百多平方米,一家老小生活的其乐融融。我虽然不记得他的名字,但是心里很受感动,那份荣誉感让我至今都难以忘怀。” 疾风知劲草,路遥知马力。卓果吉的辛苦换来的不仅是群众的肯定,更让他们看到了脱贫的希望。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对于上有老人照顾下有3岁孩子需要哺育的卓果吉来说,舍小家顾大家俨然成了她工作“习惯”。在同事席旦正多杰的眼中,卓果吉的任劳任怨体现了新时代基层干部的优秀品质:“她高校毕业后放弃了在省城工作的机会,毅然来到贵德县唯一一个深度贫困镇工作,作为一个主管扶贫的副镇长,卓果吉的身上有一股藏族女孩的坚韧与执着,她的工作作风、工作能力让我们充满信心”说起家庭,卓果吉的内心有亏欠,但更多的还是对基层工作的无悔。 2017年4月底,东方卫视《我们在行动》节目组来到常牧镇进行拍摄。在镜头面前,瘦弱纤细的卓果吉敞开心扉诉说着基层工作的心路历程:“到常牧镇之后,有许多老百姓在街上遇到我时,会向我诉说他们生活上的困难。我曾经也有机会去州上工作,但是一想到还有这么多人等着我去解决困难。我就在想,万一我走了别人接不上怎么办。全国都在脱贫攻坚,我还是选择留下来。”这一份使命感展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决心,更书写了卓果吉在基层奉献的无悔乐章。 如今的常牧镇,各种扶贫项目正有序开展,易地搬迁的落实、金融扶贫“530”项目的惠及、“互助资金”的帮扶……这些精准扶贫工作强有力的推进让卓果吉干劲十足,说起今后的工作,卓果吉寥寥几句的期望让人听见了掷地有声的承诺:“我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继续把脱贫攻坚任务做好,啃好精准扶贫路上的‘硬骨头’,为百姓做出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 责任二字重千钧、重任在肩思奋进。卓果吉正用一片赤诚书写着无悔人生,实现着她在基层不寻常的人生价值。(王珺) |
视力保护:![]() ![]() ![]() ![]() ![]() ![]() |
||||
脱贫攻坚榜样力量:一片赤诚在基层 |
||||
|
||||
毕业于西北大学的她曾是品学兼优的天之骄子,而如今她是与基层群众为伴,日日夜夜服务在农村脱贫一线的巾帼干部。年方三十,瘦弱的身躯下蕴藏着不同于同龄人的坚毅与勇敢;俯首甘为孺子牛,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着无私为民的奉献之歌。她就是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常牧镇副镇长卓果吉,一位微行大义,将大爱化于无痕的优秀乡村干部。 卓果吉所在的常牧镇共有25个行政村,其中23个村都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村。由于贫困人口数额几乎占全县的一半,这给2016年刚担任副镇长一职的卓果吉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刚上任时,对各个村贫困户的情况不是特别了解,为了能摸清贫困村的家底,我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下到村民家中,挨家挨户撒网式调查。虽说工作量大,但是为了能尽快推进扶贫工作,这是值得的。” “能走”是卓果吉在进村入户时练就的本领,而“耐磨”则是她做群众思想工作的秘籍。 2017年常牧镇的易地搬迁项目开始之初,有不少农牧民群众都不配合,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世代生长于此,对于故土乡情的难舍,以及搬迁后不熟悉的生活环境,让易地搬迁项目难以顺利开展。 如何让老百姓吃下“定心丸”?卓果吉开始新的思考。 “得想办法消除农牧民群众的不安,让大家转变思想,过上新生活。”于是,卓果吉下到村民家中,面对面坦诚交流。“面对不配合的群众,我也理解他们难舍故土的心情,所以我不仅为他们讲优惠政策与今后生活的保障,同时也带他们实地去看安置房。镇上还专门开设了针对易地搬迁户的技能培训,以此解决他们今后的就业问题。” 卓果吉常常通过拉家常的方式,做牧民群众的思想工作,有时遇到固执的群众,她常常耐心地花好几个小时,一次做不通思想工作,她就走第二次,反反复复下来,直到群众心甘情愿地接受。卓果吉的执着与坚持遍布了田间地头,更填满了老百姓的心窝。 “有一次我走在街上,有易地搬迁的居民过来打招呼,还盛情邀请我去他家做客。他满脸欣喜地告诉我现在居住的房子有一百多平方米,一家老小生活的其乐融融。我虽然不记得他的名字,但是心里很受感动,那份荣誉感让我至今都难以忘怀。” 疾风知劲草,路遥知马力。卓果吉的辛苦换来的不仅是群众的肯定,更让他们看到了脱贫的希望。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对于上有老人照顾下有3岁孩子需要哺育的卓果吉来说,舍小家顾大家俨然成了她工作“习惯”。在同事席旦正多杰的眼中,卓果吉的任劳任怨体现了新时代基层干部的优秀品质:“她高校毕业后放弃了在省城工作的机会,毅然来到贵德县唯一一个深度贫困镇工作,作为一个主管扶贫的副镇长,卓果吉的身上有一股藏族女孩的坚韧与执着,她的工作作风、工作能力让我们充满信心”说起家庭,卓果吉的内心有亏欠,但更多的还是对基层工作的无悔。 2017年4月底,东方卫视《我们在行动》节目组来到常牧镇进行拍摄。在镜头面前,瘦弱纤细的卓果吉敞开心扉诉说着基层工作的心路历程:“到常牧镇之后,有许多老百姓在街上遇到我时,会向我诉说他们生活上的困难。我曾经也有机会去州上工作,但是一想到还有这么多人等着我去解决困难。我就在想,万一我走了别人接不上怎么办。全国都在脱贫攻坚,我还是选择留下来。”这一份使命感展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决心,更书写了卓果吉在基层奉献的无悔乐章。 如今的常牧镇,各种扶贫项目正有序开展,易地搬迁的落实、金融扶贫“530”项目的惠及、“互助资金”的帮扶……这些精准扶贫工作强有力的推进让卓果吉干劲十足,说起今后的工作,卓果吉寥寥几句的期望让人听见了掷地有声的承诺:“我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继续把脱贫攻坚任务做好,啃好精准扶贫路上的‘硬骨头’,为百姓做出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 责任二字重千钧、重任在肩思奋进。卓果吉正用一片赤诚书写着无悔人生,实现着她在基层不寻常的人生价值。(王珺)
来源:青海日报 |
【打印】 【关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