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四个转变”实施“五四战略”:基层调研行·海西篇
推进“四个转变”实施“五四战略”:基层调研行·海西篇
发布日期:2018-07-18来源:青海日报字号:[ ]

  今日视点

只留清气满乾坤

  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政治生态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

  新时代、新气象、新起点,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驰而不息地推进从严治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巡察“利剑”作用,全面奏响了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主旋律”。

  军功章背后“最可爱的人”

  治国安邦,重在基础;管党治党,必须抓好基层。

  八百里瀚海戈壁,诸多基层党组织汇聚成一个个坚强的战斗堡垒,无数基层党员成为百姓身边“最可爱的人”。在海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随处可见他们忙碌的身影,闪亮的军功章背后,有着他们无怨无悔的奉献。

  党建示范点夯实基层战斗堡垒

  初夏,从海西州大柴旦行委出发,前往冷湖行委,一路上,目光所及是望不到边际的戈壁滩,偶尔有几辆疾驰的车辆,沿着车窗远远望去,一抹橘黄色渐渐映入眼帘。

  这一抹橘黄色是冷湖公路段护路工所穿的工作服,他们常年穿梭在这条公路,疏导车流、清理路基、清修边沟,为荒凉的戈壁滩增添了生机与活力。从大柴旦到冷湖的这段公路仅仅是冷湖公路段的养护范围之一,冷湖到当金山山口的120公里、冷湖到大风山山口的125公里,全部都是冷湖公路段的养护范围,公路段58个人,每天不间断地来回巡护,确保公路畅通无阻。

  李海军,冷湖公路段工区长,一名老党员,也是冷湖公路段护路工人的老大哥,每次外出养护公路都会走在最前端,每当遇到雪情险情总是冲在第一位,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入党誓词。

  “今年5月5日,当金山口大雪封山,100多辆货运大车滞留山顶,接到雪情汇报后,我率先组织单位党员,连夜将食物和水送到了山顶,大车司机安全度过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养路工人全部来到当金山口清理积雪,半个小时后,积雪清理干净,所有滞留大车安全下山。”李海军回忆着当时的情景。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冷湖公路段注重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向心力。养路段工人崔海玲早年离异,带着一个孩子和80多岁的母亲一起生活,曾经一次车祸,脑部受重创,一手一脚不灵活。考虑到崔海玲的情况,冷湖公路段党支部组织党员为崔海玲捐款献爱心,并实行一对一帮扶,日常野外养路护路中,李海军安排崔海玲承担一些简单轻松的活。

  “在这个大家庭中,大家对我格外照顾,有些重活干不了,大伙替我干了,我生活上有困难,大伙都会伸出援助之手,党组织时时刻刻都温暖着我。”说着说着,崔海玲眼睛湿润了。

  今年,海西州建设党建品牌,以党建示范点夯实基层战斗堡垒,打造了“三线四区”党建示范长廊,州内315国道、109国道沿线建成示范村、示范社区为主的两条党建示范带,州内青藏铁路沿线建成以示范县、示范乡镇为主的党建示范带,格尔木、德令哈、大柴旦、乌兰四个工业园区建成党建示范区,线、区内打造133个党建示范点,不断夯实基层党组织。

  巡察利剑为权力戴上“紧箍咒”

  今年,海西州不断净化政治生态,充分发挥巡察“利剑”作用,探索开展“一个突出、两个关键、三个结合、四个紧盯”的新做法,为权力戴上“紧箍咒”。

  2016年9月,茫崖工委开始了巡察工作,2017年10月,茫崖全面完成了巡察全覆盖,今年又开始了巡察“回头看”。

  茫崖的巡察工作为何如此之快,茫崖工委巡察办主任张庆玲介绍,我们的巡察工作谋划早、行动快,中央、省、州提出县市级开展巡察工作后,我们先行一步,快速谋划,迅速开始了首轮巡察;我们的巡察工作定位准确,始终围绕被巡察单位在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五大建设方面存在的短板,督促党组织抓好落实整改;我们的巡察严、纪律严,组建了一支对党忠诚、勇于担当的巡察队伍。

  茫崖巡察后,实现了由聚焦党建工作转变为深化政治巡察,被动式监督转变为常态化监督,怕巡察转变为要巡察,压着改转变为主动改。

  权力戴上“紧箍咒”还不行,还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所有人看得见。这一点上,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为海西州乃至全省都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去年8月,郭勒木德镇在宝库村开展了治理“微权力”,惩治“微腐败”试点工作,全面梳理出了村级权力内容,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其中涉及建房审批、低保申报等微权力14大类、12小类、43科目,清楚制定了村级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让群众明白,干部清白,杜绝了村级腐败源头。

  以村级公章这项“微权力”而言,以前村级公章随意乱盖,有些人为了不麻烦,甚至在白纸上盖好村级公章放在家里,如有需求,自己将内容填写在白纸上,就算是村级证明。如今,治理“微权力”,郭勒木德镇规范村级公章使用,统一印制了《郭勒木德镇村级便函》,便函有唯一的编号、防伪码、存根,源头防控了“微权力”。

  郭勒木德镇治理“微权力”过程中,成立了村民议事会制度,议事会成员在7到15人之间,由村民选举产生,其中村两委班子成员不参与选举,村民议事会不定期或定期商议村级自治事务,商定村级事务后反馈给村两委。

  宝库村试点中,村民议事会根据群众反映强烈的水渠问题,提议修建水渠,村两委报镇党委政府同意,利用村级资金修建水渠,节省了20万元的资金。

  高奏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曲

  今年五月以来,海西州百姓宣讲大篷车宣讲团活跃在柴达木盆地,他们用文艺演出的形式开展“共产党好、总书记好,听党话、跟党走”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天峻县演出现场,民歌情景剧《歌舞颂党恩》拉开了整场演出的序幕,青海方言小品《懒汉脱贫》、青海曲艺快板《乡村振兴战略好》、歌曲独唱《天路》等12个精彩节目巧妙地把惠民政策、民族特色、传统文化等内容融入了表演,既接地气又暖人心,赢得了在场观众阵阵喝彩。

  观众席内看着演出,跟着调子哼哼了两句的才让说,“今天这个演出实在是太精彩了,表演的节目和唱词都能看懂听懂,唱的有些好政策我们都亲身经历过,很接地气,通过今天的演出,也让我对共产党好、总书记好,听党话、跟党走活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4月28日,海西州启动“共产党好、总书记好,听党话、跟党走”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并以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为契机,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不断筑牢“主阵地”,唱响了“主旋律”,建设“主力军”,全社会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

  茫崖开展了中华经典诗词朗诵会,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激发青少年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知恩共产党、感恩总书记的感恩之情,在校园中营造浓郁的感恩、知恩、颂恩氛围。

  格尔木市教育系统组织各学校开展“相约新时代争做好少年”庆“六一”暨“共产党好、总书记好,听党话、跟党走”“四爱三有”活动宣传周文艺演出,小学生们用歌声展示了新时期青少年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奋发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

  ……(张多钧)

  视点短评

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从哪里来?

  近日,来自海西州委组织部的一封“求助信”刷屏了朋友圈。原来,海西州正在筹建“党员先锋事迹陈列馆”,向全社会征集优秀共产党员事迹史料。

  筹建的意义何在?正如文中所写的那样,“我们沐浴着党的光辉、生活在新的时代,但老一辈共产党员艰苦朴素、终生奋斗的崇高品格和精神风范,必须铭记于心,发扬光大,永远传承。”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今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尤其需要这样的崇高品格和精神风范。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需要这样的精神;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需要这样的榜样;干好各行各业的工作,需要这样的模范,多一些这样的党员干部,我们就越容易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从哪里来?从每一位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来。

  众所周知,政治生态恶化,必然助长官场陋习,滋生腐败毒瘤,败坏社会风气;政治生态良好,则有利于形成清正廉洁、克己奉公、勤政为民的从政氛围。良好的氛围离不开每一位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只有切实提高全党的觉悟,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为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持久的内生动力和强大的根本保障。

  今年64岁的才杨多杰是格尔木市的一名老党员。从参加工作的那一天起,他一直保持着一个好习惯——不断地学习国家的各项政策。小本子、小册子在老人家中的书柜里放了满满两层。

  “这都是我学习的资料,学习完之后我都保存着,这些都是共产党的政策,都不能丢。”才杨多杰说,自从24岁入了党,一直跟着共产党的步伐走,虽然没有打过仗,但他到现在都在为人民服务。

  这样的干部,群众喜欢,这样的干部,群众需要。只有在全社会积极营造强化理论武装和思想建设的氛围,通过开展一系列思想建设学习教育活动,不断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全省各级党员干部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而这,也正是我们为努力建设政治生态上的绿水青山所迈出的第一步。(咸文静)

  故事传真

百姓的信任和期待是对我们的认可

  “作为一名党员,我代表的不仅是基层工作人员,更代表着基层乡政府。百姓的信任和期待,是对我的接纳和认可,我必须把工作做实做好,他们的目光才不会黯淡下去。”

  说这话的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乡农牧经济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周学军。休息日一大早,周学军便赶到县城种者老人的家里,“老人昨天打电话给我,说家里的电灯不亮了。这不,周末我就连忙赶来了。”

  说起周学军,热水乡的乡亲们评价挺好,多年来他事无巨细地照顾种者老人,更是在热水乡传为佳话。

  年久失修的电线老化引起的短路,换线、拉电,周学军没一会儿就修好了。

  种者老人今年快80岁了,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大女儿远嫁外地,二女儿家境不好,一个儿子在外打工杳无音信,小女儿去世后,老人家独自一人照顾着小女儿的两个孩子。

  “一位近80岁的老人照顾两个孩子真的是很不容易。村民们都是能帮就帮一把。何况我是一名党员,更应该力所能及帮助老人,尽可能让她过得好一些。”

  看着周学军忙上忙下修好了电,老人沏好茶,与周学军拉起了家常。“前两天几个好心人送来了800块钱的生活费,真是不知道怎么感谢他们才好。”种者老人家庭特殊,有些人捐款捐物都是直接送到老人手里。

  老人家那天心情似乎格外得好,拉着周学军的手说了好多话。

  看着老人一家过得如此艰难,周学军曾劝说老人把两个外孙女送到福利院寄养,不仅能减少开支,老人和小孩子都能得到周全的照顾,可每次说到这事老人总会止不住地流泪,想着两个无爹无娘的外孙女,老人怎么也不忍心把他们送出去,老人说只要自己有一口气,就要自己带着两个孩子,生活苦一点她也认了。

  “当初,为了让两个外孙女能接受更好的教育,老人家决定把家搬到县城,托我找间房子。我也劝过,老人家岁数大了,尽管如此老人还是执意住在县城。”要不是周学军忙上忙下的找房子、搬家具,种者老人一家想要搬家谈何容易。

  “政府帮我在村里盖好了房子,家具都给配好了。为了外孙女上学,我才到县城租房子,休息了周主任还得跑来跑去照顾我,我这个岁数扛也扛不住,提也提不了,要不是他经常过来帮忙,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说起周学军老人布满皱纹的脸上满是感激之情。

  老人十分信任周学军,岁数大了容易忘事儿,曾麻烦周书记帮忙保管家里的存折,出于多种考虑,存折周学军没有收。但政府发的救助金由他保管,隔三岔五地周学军都会来出租房里看望老人,家里缺什么,就用这部分救助金给老人和孩子买回来,自己还偷偷地垫补了不少。

  其实帮助种者老人只是周学军作为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一个侧面。在热水乡工作二十年,他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调解村民纠纷、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哪里都少不了他忙碌的身影。在村里初中高中毕业生眼中,“周叔”就是他们眼中的榜样,时常跑来找周学军了解入党流程。

  “周主任就是一面旗帜,在孩子眼里入党是一件很光荣的事,党员可以给村子办许多好事,无论走到哪村民看党员都是一种信任和期许的眼神。”提到党建显示出的魅力时,同事冯伟道出这样的感受。(马振东)




  • 国务院信息
  • 省政府信息
  • 州政府信息
省政府信息
视力保护:
推进“四个转变”实施“五四战略”:基层调研行·海西篇
来源:青海日报 日期:2018-07-18 字号:[ ]

  今日视点

只留清气满乾坤

  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政治生态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

  新时代、新气象、新起点,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驰而不息地推进从严治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巡察“利剑”作用,全面奏响了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主旋律”。

  军功章背后“最可爱的人”

  治国安邦,重在基础;管党治党,必须抓好基层。

  八百里瀚海戈壁,诸多基层党组织汇聚成一个个坚强的战斗堡垒,无数基层党员成为百姓身边“最可爱的人”。在海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随处可见他们忙碌的身影,闪亮的军功章背后,有着他们无怨无悔的奉献。

  党建示范点夯实基层战斗堡垒

  初夏,从海西州大柴旦行委出发,前往冷湖行委,一路上,目光所及是望不到边际的戈壁滩,偶尔有几辆疾驰的车辆,沿着车窗远远望去,一抹橘黄色渐渐映入眼帘。

  这一抹橘黄色是冷湖公路段护路工所穿的工作服,他们常年穿梭在这条公路,疏导车流、清理路基、清修边沟,为荒凉的戈壁滩增添了生机与活力。从大柴旦到冷湖的这段公路仅仅是冷湖公路段的养护范围之一,冷湖到当金山山口的120公里、冷湖到大风山山口的125公里,全部都是冷湖公路段的养护范围,公路段58个人,每天不间断地来回巡护,确保公路畅通无阻。

  李海军,冷湖公路段工区长,一名老党员,也是冷湖公路段护路工人的老大哥,每次外出养护公路都会走在最前端,每当遇到雪情险情总是冲在第一位,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入党誓词。

  “今年5月5日,当金山口大雪封山,100多辆货运大车滞留山顶,接到雪情汇报后,我率先组织单位党员,连夜将食物和水送到了山顶,大车司机安全度过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养路工人全部来到当金山口清理积雪,半个小时后,积雪清理干净,所有滞留大车安全下山。”李海军回忆着当时的情景。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冷湖公路段注重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向心力。养路段工人崔海玲早年离异,带着一个孩子和80多岁的母亲一起生活,曾经一次车祸,脑部受重创,一手一脚不灵活。考虑到崔海玲的情况,冷湖公路段党支部组织党员为崔海玲捐款献爱心,并实行一对一帮扶,日常野外养路护路中,李海军安排崔海玲承担一些简单轻松的活。

  “在这个大家庭中,大家对我格外照顾,有些重活干不了,大伙替我干了,我生活上有困难,大伙都会伸出援助之手,党组织时时刻刻都温暖着我。”说着说着,崔海玲眼睛湿润了。

  今年,海西州建设党建品牌,以党建示范点夯实基层战斗堡垒,打造了“三线四区”党建示范长廊,州内315国道、109国道沿线建成示范村、示范社区为主的两条党建示范带,州内青藏铁路沿线建成以示范县、示范乡镇为主的党建示范带,格尔木、德令哈、大柴旦、乌兰四个工业园区建成党建示范区,线、区内打造133个党建示范点,不断夯实基层党组织。

  巡察利剑为权力戴上“紧箍咒”

  今年,海西州不断净化政治生态,充分发挥巡察“利剑”作用,探索开展“一个突出、两个关键、三个结合、四个紧盯”的新做法,为权力戴上“紧箍咒”。

  2016年9月,茫崖工委开始了巡察工作,2017年10月,茫崖全面完成了巡察全覆盖,今年又开始了巡察“回头看”。

  茫崖的巡察工作为何如此之快,茫崖工委巡察办主任张庆玲介绍,我们的巡察工作谋划早、行动快,中央、省、州提出县市级开展巡察工作后,我们先行一步,快速谋划,迅速开始了首轮巡察;我们的巡察工作定位准确,始终围绕被巡察单位在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五大建设方面存在的短板,督促党组织抓好落实整改;我们的巡察严、纪律严,组建了一支对党忠诚、勇于担当的巡察队伍。

  茫崖巡察后,实现了由聚焦党建工作转变为深化政治巡察,被动式监督转变为常态化监督,怕巡察转变为要巡察,压着改转变为主动改。

  权力戴上“紧箍咒”还不行,还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所有人看得见。这一点上,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为海西州乃至全省都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去年8月,郭勒木德镇在宝库村开展了治理“微权力”,惩治“微腐败”试点工作,全面梳理出了村级权力内容,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其中涉及建房审批、低保申报等微权力14大类、12小类、43科目,清楚制定了村级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让群众明白,干部清白,杜绝了村级腐败源头。

  以村级公章这项“微权力”而言,以前村级公章随意乱盖,有些人为了不麻烦,甚至在白纸上盖好村级公章放在家里,如有需求,自己将内容填写在白纸上,就算是村级证明。如今,治理“微权力”,郭勒木德镇规范村级公章使用,统一印制了《郭勒木德镇村级便函》,便函有唯一的编号、防伪码、存根,源头防控了“微权力”。

  郭勒木德镇治理“微权力”过程中,成立了村民议事会制度,议事会成员在7到15人之间,由村民选举产生,其中村两委班子成员不参与选举,村民议事会不定期或定期商议村级自治事务,商定村级事务后反馈给村两委。

  宝库村试点中,村民议事会根据群众反映强烈的水渠问题,提议修建水渠,村两委报镇党委政府同意,利用村级资金修建水渠,节省了20万元的资金。

  高奏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曲

  今年五月以来,海西州百姓宣讲大篷车宣讲团活跃在柴达木盆地,他们用文艺演出的形式开展“共产党好、总书记好,听党话、跟党走”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天峻县演出现场,民歌情景剧《歌舞颂党恩》拉开了整场演出的序幕,青海方言小品《懒汉脱贫》、青海曲艺快板《乡村振兴战略好》、歌曲独唱《天路》等12个精彩节目巧妙地把惠民政策、民族特色、传统文化等内容融入了表演,既接地气又暖人心,赢得了在场观众阵阵喝彩。

  观众席内看着演出,跟着调子哼哼了两句的才让说,“今天这个演出实在是太精彩了,表演的节目和唱词都能看懂听懂,唱的有些好政策我们都亲身经历过,很接地气,通过今天的演出,也让我对共产党好、总书记好,听党话、跟党走活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4月28日,海西州启动“共产党好、总书记好,听党话、跟党走”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并以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为契机,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不断筑牢“主阵地”,唱响了“主旋律”,建设“主力军”,全社会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

  茫崖开展了中华经典诗词朗诵会,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激发青少年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知恩共产党、感恩总书记的感恩之情,在校园中营造浓郁的感恩、知恩、颂恩氛围。

  格尔木市教育系统组织各学校开展“相约新时代争做好少年”庆“六一”暨“共产党好、总书记好,听党话、跟党走”“四爱三有”活动宣传周文艺演出,小学生们用歌声展示了新时期青少年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奋发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

  ……(张多钧)

  视点短评

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从哪里来?

  近日,来自海西州委组织部的一封“求助信”刷屏了朋友圈。原来,海西州正在筹建“党员先锋事迹陈列馆”,向全社会征集优秀共产党员事迹史料。

  筹建的意义何在?正如文中所写的那样,“我们沐浴着党的光辉、生活在新的时代,但老一辈共产党员艰苦朴素、终生奋斗的崇高品格和精神风范,必须铭记于心,发扬光大,永远传承。”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今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尤其需要这样的崇高品格和精神风范。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需要这样的精神;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需要这样的榜样;干好各行各业的工作,需要这样的模范,多一些这样的党员干部,我们就越容易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从哪里来?从每一位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来。

  众所周知,政治生态恶化,必然助长官场陋习,滋生腐败毒瘤,败坏社会风气;政治生态良好,则有利于形成清正廉洁、克己奉公、勤政为民的从政氛围。良好的氛围离不开每一位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只有切实提高全党的觉悟,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为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持久的内生动力和强大的根本保障。

  今年64岁的才杨多杰是格尔木市的一名老党员。从参加工作的那一天起,他一直保持着一个好习惯——不断地学习国家的各项政策。小本子、小册子在老人家中的书柜里放了满满两层。

  “这都是我学习的资料,学习完之后我都保存着,这些都是共产党的政策,都不能丢。”才杨多杰说,自从24岁入了党,一直跟着共产党的步伐走,虽然没有打过仗,但他到现在都在为人民服务。

  这样的干部,群众喜欢,这样的干部,群众需要。只有在全社会积极营造强化理论武装和思想建设的氛围,通过开展一系列思想建设学习教育活动,不断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全省各级党员干部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而这,也正是我们为努力建设政治生态上的绿水青山所迈出的第一步。(咸文静)

  故事传真

百姓的信任和期待是对我们的认可

  “作为一名党员,我代表的不仅是基层工作人员,更代表着基层乡政府。百姓的信任和期待,是对我的接纳和认可,我必须把工作做实做好,他们的目光才不会黯淡下去。”

  说这话的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乡农牧经济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周学军。休息日一大早,周学军便赶到县城种者老人的家里,“老人昨天打电话给我,说家里的电灯不亮了。这不,周末我就连忙赶来了。”

  说起周学军,热水乡的乡亲们评价挺好,多年来他事无巨细地照顾种者老人,更是在热水乡传为佳话。

  年久失修的电线老化引起的短路,换线、拉电,周学军没一会儿就修好了。

  种者老人今年快80岁了,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大女儿远嫁外地,二女儿家境不好,一个儿子在外打工杳无音信,小女儿去世后,老人家独自一人照顾着小女儿的两个孩子。

  “一位近80岁的老人照顾两个孩子真的是很不容易。村民们都是能帮就帮一把。何况我是一名党员,更应该力所能及帮助老人,尽可能让她过得好一些。”

  看着周学军忙上忙下修好了电,老人沏好茶,与周学军拉起了家常。“前两天几个好心人送来了800块钱的生活费,真是不知道怎么感谢他们才好。”种者老人家庭特殊,有些人捐款捐物都是直接送到老人手里。

  老人家那天心情似乎格外得好,拉着周学军的手说了好多话。

  看着老人一家过得如此艰难,周学军曾劝说老人把两个外孙女送到福利院寄养,不仅能减少开支,老人和小孩子都能得到周全的照顾,可每次说到这事老人总会止不住地流泪,想着两个无爹无娘的外孙女,老人怎么也不忍心把他们送出去,老人说只要自己有一口气,就要自己带着两个孩子,生活苦一点她也认了。

  “当初,为了让两个外孙女能接受更好的教育,老人家决定把家搬到县城,托我找间房子。我也劝过,老人家岁数大了,尽管如此老人还是执意住在县城。”要不是周学军忙上忙下的找房子、搬家具,种者老人一家想要搬家谈何容易。

  “政府帮我在村里盖好了房子,家具都给配好了。为了外孙女上学,我才到县城租房子,休息了周主任还得跑来跑去照顾我,我这个岁数扛也扛不住,提也提不了,要不是他经常过来帮忙,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说起周学军老人布满皱纹的脸上满是感激之情。

  老人十分信任周学军,岁数大了容易忘事儿,曾麻烦周书记帮忙保管家里的存折,出于多种考虑,存折周学军没有收。但政府发的救助金由他保管,隔三岔五地周学军都会来出租房里看望老人,家里缺什么,就用这部分救助金给老人和孩子买回来,自己还偷偷地垫补了不少。

  其实帮助种者老人只是周学军作为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一个侧面。在热水乡工作二十年,他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调解村民纠纷、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哪里都少不了他忙碌的身影。在村里初中高中毕业生眼中,“周叔”就是他们眼中的榜样,时常跑来找周学军了解入党流程。

  “周主任就是一面旗帜,在孩子眼里入党是一件很光荣的事,党员可以给村子办许多好事,无论走到哪村民看党员都是一种信任和期许的眼神。”提到党建显示出的魅力时,同事冯伟道出这样的感受。(马振东)

来源:青海日报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