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残疾人撑起一方幸福天空 ——记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党支部 | |||||||||||||
为残疾人撑起一方幸福天空 ——记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党支部 | |||||||||||||
| |||||||||||||
在这里,每天都能听到残疾人的歌声和笑声,这支队伍带着爱心和责任心为残疾人服务,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送到残疾人心坎上;在这里,每月都会有残疾人通过康复训练重新找到生活希望的故事,这支队伍默默无闻为残疾人事业奉献自己青春和年华,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的目标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这支由12名党员组成的队伍就是省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党支部。 “康复事业是一项特殊事业,让残缺的生命重新绽放光芒,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省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马公保说。近年来,省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把“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的要求落到实处,通过不断强化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党组织活动开展、党员教育管理、党员作用多维发力,全面加强党支部建设,为残疾人撑起一方幸福天空。 强支部重服务 实现扶残助残新作为 走进省残疾人康复中心,环境整洁温馨、宽敞明亮,服务设施齐全,在聋儿听力语言康复教室,听力障碍的孩子们正在接受康复训练;在假肢装配接诊室,贫困的残疾人正在耐心地等待着安装假肢;在多感官教室,孤独症孩子们正在接受认知康复…… “免费给我安装假肢对于我们家庭和个人来说都是天大的好事,我又可以出去工作了,真要感谢党的好政策。” “孩子的改变让我重新对生活有了信心,让我的家庭又充满了欢笑,感谢你们的辛勤付出。”……寒来暑往,省残疾人康复中心送走了一批批得到康复救助的残疾人,迎来了一面面锦旗、一封封感谢信、一句句发自内心感激的话语。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句话不仅写在省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党支部每个党员的读书笔记里,更深深刻在每个人的心上。近年来,该党支部坚持强化党员思想教育,着力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要求全体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服务观念、群众观念、全局观念,突出职能发挥,不断满足残疾人的康复需求,争取和组织实施“七彩梦行动计划”、“彩票公益金”、“彭年光明行动”、“蓝天行动”等项目,五年内,共实施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5218例,听力服务1855人(次),脑瘫儿童康复训练167人(次),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112人(次),智障儿童康复训练105人(次),聋儿语训286人(次),培训家长1164人(次),完成辅助器具配发62122件。 哪里有任务、哪里就是阵地。农村牧区的乡镇卫生院,就是他们筛查康复病人的“大舞台”;康复流动服务车开进村“两委”大院,那里就成了为乡亲们义诊的“主阵地”。每年省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都会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开展各类康复筛查活动,行程上万公里,筛查评估残疾群众上千余人次。近期,中心组织专业医疗队利用白内障手术流动车,为边远农牧民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手术200多例。 亮身份做承诺当先锋 争做残疾人的贴心人 “只要把职业当作事业,我们就一定可以把它干好,学雷锋最好途径是爱岗敬业。”省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假肢部主任张丽,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始终把为残疾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作为不懈追求的目标,立足岗位践行雷锋精神,2016年,被中宣部授予“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荣誉称号。 “做党员,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都是我应该做的。”省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低视力部主任敖敦用22年年华深入农村、牧区、社区,深入残疾人最需要的地方,为各民族、各类别残疾儿童提供多种多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康复服务和指导,近年来先后获得省残联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 “只有把残疾人当作家人,把残疾人的事当作家事,才能真正为残疾人服好务。”省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语训部主任冉金凤在语训战线的最前沿默默付出了十年,她训练过的听障孩子80%都进入了普幼普小随班就读。她经常带队深入基层,到全省各州县进行残疾儿童的项目筛查、项目宣传、康复知识讲解等康复服务工作,服务基层残疾人6500多人次,行程累计约8万公里。她先后荣获省残联“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全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这样的例子在省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不胜枚举。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近年来,该党支部把支部建设工作作为重要的基本建设,认真开展“争创先进基层党组织”、“万场党课万人讲,人人争当主讲人”、“晒成绩、亮承诺、作表率”、“一名党员一面旗”优秀党员评比等活动,引导党员对照“四讲四有”标准,做到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并以多种载体、多种形式开展“两学一做”和“学习十九大精神”学习教育,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让中心涌现出众多党员典型代表。 抓党建创特色 提升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 “残疾人朋友最需要关怀,一定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带着一份责任去帮助他们。”近年来,党支部结合“凝心聚力抓党建,精准康复展风采”品牌主题实践活动,多次到化隆县群科镇科木其村,开展精准扶贫和结对“双帮”工作,宣传党的富民政策,鼓励村“两委”班子立足本村实际,大力扶持培养致富能手脱贫致富。对有康复需求的贫困残疾人捐赠价值达13250余元的轮椅、助听器、手杖等康复器材,并自筹现金慰问贫困户,为他们送去面粉等生活用品。 “感谢党、感谢爱心人送来的温暖……”2017年,党支部开展“两节”送温暖慰问活动,向中心在训76名残疾儿童发放慰问金共2万余元整。受助的家庭纷纷表示,此次的助残慰问不仅从物质上对我们进行了帮扶,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也从感情上温暖了我们残疾人的心灵。近年来,该支部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精神,聚焦“两学一做”扎实推进党建工作,深入开展一系列送温暖活动,并呼吁更多的爱心人士和广大群众能共同理解、尊重、关心和帮助残疾人,营造互助和谐的社会新风尚。 党建凝聚无穷力量,这支团结向上的队伍营造出了你追我赶、干事创业、蓬勃向上的氛围,成为支撑省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不断成长和跨越的强力引擎。近年来,党支部先后被评为省残联“先进党支部”、省直机关工委“基层优秀党支部”“全省先进基层党支部”等荣誉称号。未来,省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党支部将以坚定的政治定力肩负起坚强的政治责任和政治担当,在攻坚克难中探索创新,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基层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实现党建与发展双丰收,继续开展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坚持以残疾人需求为本,为每一位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提供所需服务,助推全省残疾人事业持续健康发展。(魏 爽) |
视力保护:![]() ![]() ![]() ![]() ![]() ![]() |
||||
为残疾人撑起一方幸福天空 ——记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党支部 |
||||
|
||||
在这里,每天都能听到残疾人的歌声和笑声,这支队伍带着爱心和责任心为残疾人服务,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送到残疾人心坎上;在这里,每月都会有残疾人通过康复训练重新找到生活希望的故事,这支队伍默默无闻为残疾人事业奉献自己青春和年华,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的目标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这支由12名党员组成的队伍就是省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党支部。 “康复事业是一项特殊事业,让残缺的生命重新绽放光芒,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省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马公保说。近年来,省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把“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的要求落到实处,通过不断强化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党组织活动开展、党员教育管理、党员作用多维发力,全面加强党支部建设,为残疾人撑起一方幸福天空。 强支部重服务 实现扶残助残新作为 走进省残疾人康复中心,环境整洁温馨、宽敞明亮,服务设施齐全,在聋儿听力语言康复教室,听力障碍的孩子们正在接受康复训练;在假肢装配接诊室,贫困的残疾人正在耐心地等待着安装假肢;在多感官教室,孤独症孩子们正在接受认知康复…… “免费给我安装假肢对于我们家庭和个人来说都是天大的好事,我又可以出去工作了,真要感谢党的好政策。” “孩子的改变让我重新对生活有了信心,让我的家庭又充满了欢笑,感谢你们的辛勤付出。”……寒来暑往,省残疾人康复中心送走了一批批得到康复救助的残疾人,迎来了一面面锦旗、一封封感谢信、一句句发自内心感激的话语。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句话不仅写在省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党支部每个党员的读书笔记里,更深深刻在每个人的心上。近年来,该党支部坚持强化党员思想教育,着力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要求全体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服务观念、群众观念、全局观念,突出职能发挥,不断满足残疾人的康复需求,争取和组织实施“七彩梦行动计划”、“彩票公益金”、“彭年光明行动”、“蓝天行动”等项目,五年内,共实施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5218例,听力服务1855人(次),脑瘫儿童康复训练167人(次),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112人(次),智障儿童康复训练105人(次),聋儿语训286人(次),培训家长1164人(次),完成辅助器具配发62122件。 哪里有任务、哪里就是阵地。农村牧区的乡镇卫生院,就是他们筛查康复病人的“大舞台”;康复流动服务车开进村“两委”大院,那里就成了为乡亲们义诊的“主阵地”。每年省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都会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开展各类康复筛查活动,行程上万公里,筛查评估残疾群众上千余人次。近期,中心组织专业医疗队利用白内障手术流动车,为边远农牧民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手术200多例。 亮身份做承诺当先锋 争做残疾人的贴心人 “只要把职业当作事业,我们就一定可以把它干好,学雷锋最好途径是爱岗敬业。”省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假肢部主任张丽,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始终把为残疾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作为不懈追求的目标,立足岗位践行雷锋精神,2016年,被中宣部授予“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荣誉称号。 “做党员,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都是我应该做的。”省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低视力部主任敖敦用22年年华深入农村、牧区、社区,深入残疾人最需要的地方,为各民族、各类别残疾儿童提供多种多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康复服务和指导,近年来先后获得省残联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 “只有把残疾人当作家人,把残疾人的事当作家事,才能真正为残疾人服好务。”省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语训部主任冉金凤在语训战线的最前沿默默付出了十年,她训练过的听障孩子80%都进入了普幼普小随班就读。她经常带队深入基层,到全省各州县进行残疾儿童的项目筛查、项目宣传、康复知识讲解等康复服务工作,服务基层残疾人6500多人次,行程累计约8万公里。她先后荣获省残联“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全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这样的例子在省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不胜枚举。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近年来,该党支部把支部建设工作作为重要的基本建设,认真开展“争创先进基层党组织”、“万场党课万人讲,人人争当主讲人”、“晒成绩、亮承诺、作表率”、“一名党员一面旗”优秀党员评比等活动,引导党员对照“四讲四有”标准,做到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并以多种载体、多种形式开展“两学一做”和“学习十九大精神”学习教育,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让中心涌现出众多党员典型代表。 抓党建创特色 提升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 “残疾人朋友最需要关怀,一定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带着一份责任去帮助他们。”近年来,党支部结合“凝心聚力抓党建,精准康复展风采”品牌主题实践活动,多次到化隆县群科镇科木其村,开展精准扶贫和结对“双帮”工作,宣传党的富民政策,鼓励村“两委”班子立足本村实际,大力扶持培养致富能手脱贫致富。对有康复需求的贫困残疾人捐赠价值达13250余元的轮椅、助听器、手杖等康复器材,并自筹现金慰问贫困户,为他们送去面粉等生活用品。 “感谢党、感谢爱心人送来的温暖……”2017年,党支部开展“两节”送温暖慰问活动,向中心在训76名残疾儿童发放慰问金共2万余元整。受助的家庭纷纷表示,此次的助残慰问不仅从物质上对我们进行了帮扶,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也从感情上温暖了我们残疾人的心灵。近年来,该支部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精神,聚焦“两学一做”扎实推进党建工作,深入开展一系列送温暖活动,并呼吁更多的爱心人士和广大群众能共同理解、尊重、关心和帮助残疾人,营造互助和谐的社会新风尚。 党建凝聚无穷力量,这支团结向上的队伍营造出了你追我赶、干事创业、蓬勃向上的氛围,成为支撑省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不断成长和跨越的强力引擎。近年来,党支部先后被评为省残联“先进党支部”、省直机关工委“基层优秀党支部”“全省先进基层党支部”等荣誉称号。未来,省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党支部将以坚定的政治定力肩负起坚强的政治责任和政治担当,在攻坚克难中探索创新,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基层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实现党建与发展双丰收,继续开展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坚持以残疾人需求为本,为每一位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提供所需服务,助推全省残疾人事业持续健康发展。(魏 爽)
来源:青海日报 |
【打印】 【关闭】 |
|